益之堂|防疫關鍵,化危「肌」為轉機!肌力就是免疫力!

防疫關鍵 化危「肌」為轉機!

  「肌肉量與免疫力有直接關聯性!」眾多醫師表示,肌肉能儲存免疫系統需要的蛋白質及分泌免疫相關細胞激素,當肌肉流失時,免疫力就會下降。有研究顯示,只要肌肉流失10%,免疫力就會降低,染疫風險隨之增加;流失30%,疾病恢復能力陡降,重症風險提升;肌肉流失超過40%,肺炎死亡風險大幅上升。

     肌肉是人體重要的組織,對於各種代謝有著積極的作用,像是減重、提升免疫力,都需要足夠的肌肉量,此外,擁有足夠的肌肉對長者來說更為重大。根據美國研究調查顯示,定期有在做重量訓練的人,肌肉量不僅比一般人多且身型線條好看,連免疫力也較正常人高。


肌肉的再生與吞噬細胞有極大的關聯

  當肌肉受到破壞,會產生發炎反應,這時吞嗜菌細胞會來對抗肌肉發炎,這個結果可以修復肌肉的損傷。而且,也有許多研究已經發現,吞噬細胞的分泌和肌肉的生長(或再生)息息相關。

  吞噬細胞是一種防衛細胞,它們透過吞噬細菌、壞死細胞和凋亡細胞等有害物質來保衛有機體。簡單說,吞噬細胞除了在對抗感染的過程中發揮很大的作用,它也能清除壞死的細胞,使生物的各種組織保持健康狀態。

     在NCBI的報告中說明,人類的免疫系統對於肌肉損傷修補和面對疾病處理能力非常重要。針對肌肉再生的過程,肌肉與免疫系統之間有相互調節作用,你的肌肉修補能力好,也代表著擁有好的免疫系統。

所以說增加肌肉量,才能夠化危「肌」為轉機,除了適度的運動健身(相關依循可參考這邊)不可缺少外,補充蛋白質也是非常重要的。


釐清這些錯誤迷思!

  醫師提醒,大家都知道要提升肌肉量就必須多吃像是雞胸肉等高蛋白食物,但卻常誤會整塊雞胸肉裡都是蛋白質,這可是錯誤迷思!攝取蛋白質前要先確認「蛋白質含量」,像大家悉知的雞胸肉,每100公克中只有31公克屬於蛋白質。

     除此之外,還要考量「利用率」的問題,才能確保蛋白質能有效轉化成製作肌肉、免疫細胞所需的原料。那到底一天要攝取多少蛋白質才夠呢?彭邦中醫師說明:「一般正常成人通常是建議每日每公斤體重應至少攝取0.8~1公克蛋白質,但疫情之下,民眾若想維持肌肉量、提升免疫力及確保疫苗保護力,會建議提升蛋白質量至每日每公斤攝取1.2公克,尤其是中老年族群,肌肉流失及免疫下降的風險高。

     另外,也有醫師說明,從天然的原型食物補充營養當然是最佳的方法,但外食族、牙口與食慾較差的中壯年族群及長輩,因難以維持多元且適量飲食,面臨營養不均甚至缺乏的困境,針對這類族群就建議使用均衡營養補充品改善營養


《激力 双效動能益生菌》加速整體基礎代謝、有效增肌減脂代謝白色脂肪、增加腸內好菌、幫助身體能量運用

就算偶爾疲憊了一整天下班後體力透支,無法如期運動,只要一包「激力」,就能幫您補足肌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