益之堂|快樂缺氧的監視

情升溫,許多患者看似正常,血氧濃度卻已低到亮紅燈,民眾紛紛搶買血氧機,避免「快樂缺氧」(Happy Hypoxia)上身。

武漢肺炎(2019冠狀病毒疾病,COVID-19)疫情升溫,急診收治不少確診個案看似反應、活動都正常,一量卻發現血氧濃度已過低,隨時可能危及性命,被外界稱為「沉默缺氧」或「快樂缺氧」。

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,快樂缺氧通常並無前兆,氧氣濃度都很低,症狀嚴重時再送醫通常都已經太遲。 快樂缺氧死亡率11.8%

肺部是人體攝取氧氣最重要的器官,由於武漢肺炎會造成患者肺部發炎,影響肺部功能,讓肺部處於淹水的狀態,出現喘、吸不到空氣等狀況。 正常來說,人體血氧濃度應高於93%,一旦低於93%就屬異常,低於90%就需以氧氣治療,低於80%恐損害器官功能;不過,每個人對於缺氧耐受度不一,就像心臟衰竭患者坐著的時候可能也不會感到喘,若劇烈運動就會喘到不行。

可能是病毒影響我們的神經系統對於氧氣的敏感度,儘管肺部氧氣量不足,我們的大腦不知道自己正處於缺氧狀態,低血氧狀態,因此出現在醫院時,往往已經比自己認為的要嚴重不少,錯過治療的黃金時期,同時也有相關研究指出,在血氧低於90%的病患有著更高的死亡率,對於治療的反應也比較差。

指型血氧計

台灣大學健康科學與生活中心主任孫維仁分享:「血氧濃度計偵測下,一般人血氧飽和度正常值是在 95% 以上,低於 95% 就有缺氧情形,要注意身體異狀」。

年逾50歲且有糖尿病史、慢性阻塞性肺病(COPD)史、心臟病史的民眾,最好每4到6小時量一次血氧,若低於93%應儘速就醫。

 

血氧計除了採用靜態的測量方式外,建議應該採用活動輔助測量,在手指上戴著血氧機,輕微運動 / 走路6分鐘,如果血氧掉落4格以上(例如98→94),就要小心。

如果血氧小於90,就要立刻就醫;顯示極為風險。

 

Oximet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