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九十幾趴的魚油,就是最好的魚油嗎?
先瞭解魚油的演化史,你就會瞭解更多。 第一種是萃取魚的皮下脂肪,稍微精煉去除雜質,保持原本的三酸甘油脂型態(TG-form),這類魚油的EPA+DHA的濃度約30%~50%,這類型的身體吸收率約51%(或有些說50幾趴)。有許多人希望濃度更高,所以發展出第二種魚油, 萃取出魚油後再加工酯化,分離出其中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,為酯化型魚油(EE-form),EPA+DHA濃度可高到50~70%或更高,是前幾年的主流魚油,看似很好,但事實證明其吸收率僅21%,好像吃更多,但是身體沒有利用到。正因如此, 發展出第三種魚油,是加工濃縮提高濃度之後,再將酯化型魚油還原成三酸甘油脂的型態(TG-form),一般稱為rTG-form,仍可維持高濃度,因加工程序多,價格高,但其吸收率也緊跟TG-form相當,就是EE-form的一倍,繞了一圈回到原點,就是濃度加倍了,本質不變。
磷脂類魚油(omega-3 phospholipids)存在細胞膜上已經很久了,尤其在腦部及視網膜上含量更高。磷脂類魚油才是細胞想利用的元素,但它廣泛的分佈在全身的細胞上,所以傳統的魚油萃取方式無法萃取,且萃取成本也不具有價格競爭力。磷脂類魚油可被細胞直接利用,在身體是主動吸收,其吸收率幾近100%,是真正的超級魚油。